大家都想學好英文。
但如何學好英文是個非常廣泛的話題。
今天想聊聊以閱讀的方式「練習」口語英文以及如何正確掌握練習的資源及方法。
當我在訓練學生把句子唸得順暢,並且分享之後會用到的資源及上課的新模式。才驚覺其實很多時候,學習者會傾向用書籍來增進自己的能力。
其實藉由書籍來增進自己的技能是沒有錯的喔。
但當我們一股腦的買一堆書籍時,應該想想「我現在是想要增進哪方面的能力呢?」以及「如何用最好/最有效率的方式達成目標」
英文有四大層面- 聽、說、讀、寫。
今天我們探討的議題是「說的流暢」所以今天的文章內容將不會鼓勵學習者以閱讀的方式來練習。

遙遠的自由女神 細看還有一台直升機 現在才發現哈哈哈 以為是鳥
那天沒有安排好搭船的時間真的可惜
下次一定要好好安排!
一、為什麼閱讀無法幫助口語?
1. 大部分的人,不會注意自己的聲音。
2. 書籍沒有「抑揚頓挫」。
閱讀可以幫助我們產生優美的句子、增加單字量但無法靠「閱讀」訓練口語流暢度。
當我們在閱讀時,絕大部分都不會大聲的唸出來,就算今天是看了有聲書,照著音檔跟著唸出來了,也無法察覺自己的抑揚頓挫、發音規則是否正確對吧? 況且絕大部分的人其實是聽不到自己的聲音的。
既然如此,那我們該用什麼方式來有效的練習口語的流暢度呢?
其實很簡單。我們只需要一位真正能夠幫助你的老師以及一、兩個符合自己程度的英文小影片即可。

傳說中沒有到的船!?
二、什麼是真正能夠幫助你的老師?
1. 能夠依學生程度安排合適的教材
2. 詳細說明課程規劃及背後因素
一位好的老師會根據學生的程度以及需求,提供初階、進階、高階的教材安排。老師善用所有資源,並分析此教材的優點及說明如何幫助學生。
舉例說明:
有位成人學生,平常練習都聽金融英文廣播,但聽力總是沒有進步。我依照程度安排了「卡通版泰山」其中一個片段並搭配Youtube發音影片做練習。
我向學生說明:
1. 金融英文: 偏專業性、生活中使用機率不大、單字偏難、容易聽不懂。
2.「卡通版泰山」: 內容生活化、可直接學以致用、速度適中、易理解。
3. Youtube發音影片: 搭配慢速解析的方式,學習者可以更清楚知道「連音、弱化音」等技巧。
三、老師的用途是什麼呢?
1.細心觀察學生的盲點、敢勇於嘗試新的方法
2. 提供有用的tips
3. 同時訓練你的聽力能力
好的老師會讓你突破盲點、茅塞頓開,幫助你聽到一些平常你聽不到的聲音以及教你發音的小技巧。其實英文口語要好,學習者的聽力也要好。才能聽到細節的發音而進行模仿修正。
舉例說明:
有位學生在一開始上課時,時常聽不出我與他的發音差別,覺得我們的聲音是一樣的,在經過不斷的提點以及重點分析再搭配課後影片複習,學生下堂課的反饋是: 老師,我終於聽到我跟你的發音哪裡不一樣了!
這代表老師有成功帶領學生突破盲點,學生慢慢開竅,有認真的用耳朵跟腦袋進行對聲音的辨識。這是一個好的開始呢!
接下來的課程老師不斷增加課程豐富性及適當的難度,學生慢慢的開始培養自己聽出聲音差別的能力。
這項能力只要培養起來,在未來對學生的自學也是一個加分喔!
四: 為何要搭配一、兩個符合自己程度的英文小影片?
1.影集及電影片長過長、容易找不到著力點。
2.小短片趣味度高、內容生活化、易上手。
3.必要時請調整語速,以聽得清楚為主。
相信很多人會想要找一部影集就來開始著手訓練。但其實影集一集都50、60分鐘,範圍又廣又大。學生會很像無頭蒼蠅一樣,找不到入手的點。
根據我的經驗,我建議越短的影片越好。最好內容單字也是最簡單的。
要注意我們的目標是練習如何「說的流暢」而不是「比誰學的艱深」喔。
越簡單越短的影片最容易讓學習者上手並抓到訣竅。記得,影片的語速也不要過快喔。
看影片時,我們應該要注意說話者的停頓點以及起承轉合,反覆地聽,不厭其煩地跟著覆誦。
依自己的能力,以上步驟可以從幾小時拉到數天。直到學習者真正把內容內化成自己的東西為止。
最後,學生把在家練習的過程與成果展現給老師看,老師再加以糾正,這才是一個好的學習循環喔。
對的方法、不厭其煩、持之以恆才是成功的關鍵!
之後我會再分享如何依學習者的程度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材喔。

文末
well…船沒搭到就來搭紐約地鐵吧!
總是可以找到替代方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