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了七年的英文,期間聽到不少人是這樣跟我說的。
“學英文,要不要管文法? 反正字湊一湊,結合肢體語言也通,就好啦!”
“學文法那麼枯燥乏味。老師,我的孩子不要以文法為主,敢開口,看到外國人不排斥就好。興趣培養,不要讓他排斥英文就好”
‘’出國我也都單字湊一湊,然後再比手畫腳,都嘛通!’’
“敢說,比文法都知道,但不敢說來的好吧!”
“外師說不用特別學文法,跟他們一樣常常講,他們在學校也沒有特別學文法,也是自然就會了”
不知道以上你有沒有過這些想法呢? 這些乍聽很有道理,但是真的如此嗎?
那我們來破解吧!
首先,任何語言的溝通都是由完整的句子架構(文法)而成。而語言學到一個程度,不可能還是跟寶寶們一樣,總是用簡易單字表達需求。我們要變得能夠用更精闢到位的句型來表達我們的意思。 而非總是初階的單字塞一塞,大概大概就好。
文法 = 標準句子的構造 = 有效達成溝通的目的。
用不好,不光是對方聽不懂,嚴重還會讓對方誤解我們的意思影響關係喔!

在教學職涯中,碰到不少因為在黃金學習時段,忽略了文法的重要性,只想要加強口語,殊不知,家長根本無法確實掌握孩子在學校/補習班的口語表現狀況,到了高年級碰到升學壓力,要考試時,才驚覺原來孩子的狀況以及學習文法的重要性。
在台灣,文法 = 考試 = 死英文
而事實應該是 (再次說明)
文法 = 標準句子的構造 = 有效達成溝通的目的。
上面如果還不太明白的話,那我們就來舉一些簡單的範例吧!
例如:
1.
當你今天走進一家披薩店,想向店員點披薩。
請問以下哪句是正確的呢?
(A) I’d like to order a pizza.
(B) I’d like to order a slice of pizza.
–
–
–
–
–
答案是: 以上皆是
但意思大不同喔。
A是指點一個大披薩
B是指點一片披薩
要說哪一句,就看個人食量囉!
2.
當有人問你
Do you have the time?
你會怎麼回答呢?
(A) It’s 2:30
(B) Yes. I have time.
–
–
–
–
–
答案: (A) It’s 2:30 現在兩點半
解說: Do you have the time? 現在幾點呢?
至於什麼時候回: Yes. I have time.(我有空喔) 呢?
當然是當別人問你 Do you have time? (你有空嗎?)
有沒有the,意思完全不一樣喔! the有指定的意思。
指的是當下說話的時間喔!
3.
當老師的最常聽到學生說
Is he swimming every morning?
學生其實是要問”他每天早上都游泳嗎?”
但常常把文法搞錯,變的句子的構造是現在進行式(is + swimming)但時間卻是現在簡單式(every morning)
容易讓人誤會到底問題是要問現在正在發生的事還是每天的習慣呢?
正確的說法
Does he swim every morning?
簡單來說,要能溝通,文法也要同時花心思喔!

現在看照片發現有OLD NAVY可以逛
只能說小時候真的很不懂逛😛
歐美人士們,在學校也都是要學習文法(句子架構)的,只是他們並沒有特別強調- 這就是文法喔!
而是在學校裡,自然而然的學習、練習書寫。
這個就像我們學中文一樣。
大家回想一下,在國小期間,我們是否需要照樣造句呢?
其實照樣造句就是在學語法(句子架構),但我們卻沒有意識我們在學所謂的”文法”對吧?
更何況中文是我們的母語,24小時講它用它看它,我們也就自然而然地學好了對吧?
這就像歐美人士在學習他們的母語一樣。也就是為什麼普遍外師不教文法,不是他們不懂,而是他們不知道如何教。因為對他們而言”英文文法”就是那麼自然。 就像要我們突然向外國人解釋中文文法一樣,我們未必知道如何解釋,大部分的回答就是「我們就這樣講」對吧?
結論就是,不管是哪國人,文法都要學習,就連自己的母語也是喔。只是方法、方式不一樣罷了。
那麼文法那麼重要,但是又那麼無聊,該怎麼好好學好呢?
以及那文法學好了,該如何拿出來用呢?
Mina會在未來再與大家分享喔😊
大家有在學習文法時,有什麼困擾點呢? 歡迎留言或私訊我喔!

文末來分享一下,好多年前在美國吃的一餐要價100美晚餐
這可是有名的餐飲學校開的餐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