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老師這麼多元,如何幫孩子打造夢幻教師團隊呢?
相信這也是很多人的疑問。
其實彈性調配中外師比會是最棒的組合喔!。
雖然學英文確實找母語人士會更道地更貼近該文化。
但並不是唯一選擇,未必每一個學習階段都適合的喔!
再著如果你的中師是個懂得自我提升進修的老師,這部分當然不是問題了。
今天我們來好好聊聊這個話題吧。但對象太廣泛,今天的內容以孩子的學習為主。

果然是管理有素的國家公園
小動物們隨地休息,很友善的環境。
學齡前兒童
1.適合專業外師
2.善用來台讀書母語人士
3.語感的建立從小做起
4.父母不需要中英交叉與孩子溝通
5.孩子的外語練習交給專業母語人士
這時候以全英的方式學習英文效果是最好的。完全沈浸式、無壓力的融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學習,會幫助孩子的語感建立,聽力、發音也會更自然喔!
大家只要轉換情景即可。我們小時候是如何學中文的,孩子就以同樣狀況學習英文。只是要注意的是- 這邊指的全英是指沈浸在正確的英文環境中。
如果爸爸媽媽的英文能力有限,請不要在與孩子溝通時混入中英文。這不會幫助孩子反而更容易讓孩子混淆喔!久而久之孩子跟父母的接觸更長,影響變大,英文發音咬字也會變得不正確。
切記也不要在一句中文裡面穿插英文單字。中文跟英文的文法不一樣,這樣會讓孩子在未來學習句子架構時,更混淆喔!
例如
(X)要不要吃「密特」? (meat肉)
(X)Is 卡! (car) 是車
這個階段找一位優良的外師是絕對必要的!
除了一位外師外,爸爸媽媽也可以找在台灣讀書的母語人士,可以是大哥哥、大姐姐的角色以陪玩的方式帶孩子增加豐富性。幫助孩子花更長時間去「習慣」英文。
黃金原則: 英文學習教給專業老師 爸爸媽媽負責陪伴孩子的成長

如果沒有記錯,這時我們應該是搭乘園區巴士準備去未來的工作單位報到了。
國小一到二年級
1.中師為主、外師為輔
2.必要時中文解說
3.以舒適的學習為主
這個階段孩子的母語已經發展的很好,同時在幼稚園時期未接觸英文。
要給孩子全英的學習要求,確實會給孩子造成壓力。在有聽沒有懂的情況下,孩子很容易學得「不三不四」,講出來的英文怎麼聽怎麼奇怪或是根本不敢/不知道如何使用英文。
此時孩子應該需要一位中師,絕大部分的課程以英文進行但必要時刻,中師可以使用中文輔助。又或是搭配外師訓練口語技巧、增加趣味性。我們應該要幫孩子建立學習自信,以孩子最舒服的方式學習是最好的選擇喔。
🧸進階提醒🧸
舒服學習不是指快樂學習、毫無成效的課程安排。
舒服學習是指課程難易度適中,學生循序漸進的成長。
很多人會有全英迷思,但如果中文可以幫助孩子的學習,這何嘗不是一個好的學習方式呢?其實就是一種畫龍點睛的概念喔!

國小三年級(含)後
1.一中師一外師
2.善用中師、外師優勢
孩子越大,學習的東西越廣越多。許多文章、較艱深的句子,如果有位中師輔助,確實是加分的喔!這個階段也可以配一位外師訓練進階版口語聽力。如果家長有預算一中一外的學習,你會看到孩子的英文能力與同儕的差別。
善用外師的口語表達課
善用中師的文法解說課
你會發現你的孩子較不會有文法強但不會應用或是很敢說但沒人懂完整意思的窘境喔!
其實不管哪種方式,找對老師、用對方法、認真學習、課前預習、課後勤複習
孩子的英文能力一定是不需要擔心的喔!
以上各階段,沒有所謂「一定」的學習方式,交叉運用。
腦袋「活」起來吧!

傳說中進入園區的大門
但我始終搞不清楚是北門還是南門💧